墨象生韵,空间赋魂,“喜盈门·林邦德墨象艺术小品展”优雅启幕
更新时间:2025-09-29 08:06 浏览量:1
在秋日申城,艺术生辉。9月28日下午3时,“喜盈门·林邦德墨象艺术小品展”在上海喜盈门国际建材家居品牌中心隆重启幕。
这场融合传统书法精髓与现代审美创新的艺术盛宴,吸引了沪上艺术界、设计界与文化界的众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展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国展最高奖获得者林邦德先生呈现,通过其独具匠心的“墨象艺术”,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跨越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对话。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31日,期间观众可免费参观。
01
艺术与空间的诗意交融
开幕式在充满诗意的现代舞《涟漪》中拉开帷幕。舞者以肢体流转笔锋,以气韵书写天地,巧妙呼应林邦德墨象作品中的“空间”意境,为整场活动奠定了艺术与哲思交融的基调。
策展人石建邦先生在其评论文章《林邦德墨象艺术的空间意境》中指出:“林邦德老师以墨象的‘空间’创构,赋予现实空间以‘灵魂’,以‘生气’,从而给意境的空间以精神向度。”这一深刻见解揭示了墨象艺术与空间设计的内在联系。
02
多维视角解读墨象价值
在随后的主题论坛环节,策展人石建邦、海派艺术馆执行馆长张建华、设计师侯胤杰、喜盈门集团执行总裁助理丁奕辰、上海威乃达总经理黄景明等五位嘉宾展开对谈,从商业、策展、设计、文化传承等多维度深入解读了墨象艺术的当代价值与深远意义。
喜盈门集团执行总裁助理丁奕辰首先阐述了引入本次展览的初衷:“将林邦德老师的个展从专业美术馆引入喜盈门这一生活美学场域,正是集团对‘艺术融入生活’理念的坚定实践。我们希望通过此举,打破艺术与日常的壁垒,让公众在熟悉的购物环境中零距离感受高端艺术的魅力。”
策展人石建邦先生则从学术角度进一步剖析了林邦德艺术的核心价值。他谈道:“林邦德的墨象艺术,并非对传统的简单背离,而是一种‘回归事物本身’后的高阶创造。其作品在解构汉字可读性的同时,强化了书写的时空节奏与笔墨的纯粹表现力,构建出充满东方哲思的‘空间意境’,这与现代建筑和室内空间追求的精神性不谋而合。”
从空间设计的实践出发,设计师侯胤杰先生分享了其独特见解:“林邦德老师的墨象作品具有极强的视觉张力和情绪感染力。它们既能成为空间中的视觉焦点,提升整体格调,其抽象的语言又能与各种风格对话,为现代居住环境注入空灵、深邃的文化气息,实现艺术与生活的无缝连接。”
海派艺术馆张建华馆长就艺术创新与海派精神发表了看法:“海派艺术的精髓在于包容与创新,在于面对现代转型时的文化自觉。林邦德老师的探索,正是在深刻理解传统笔墨基础上的当代转化,这种勇于突破、自成一格的气象,与海派艺术精神的内核高度契合,代表了沪上艺术创作的生命力。”
上海威乃达总经理黄景明先生从品牌与艺术融合的角度分享了思考:“我们新开设的卡卡罗展厅旨在传递纯正的意大利生活美学。林邦德老师的作品兼具国际化的抽象表达与东方的诗意内核,与我们的展厅空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证明卓越的艺术能超越文化边界,与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深度融合,提升生活的艺术质感。”
03
现场挥毫,艺术赠藏
开幕式的高潮环节,林邦德先生现场挥毫,进行主题创作,并将作品捐赠给喜盈门集团收藏。这不仅体现了艺术家的博大胸怀,也象征着艺术与商业空间深度合作的崭新开端。
林邦德先生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从对文字的解读,到水墨与现代介质的实验探索,展现了一位艺术家“不断前行”的艺术态度。他的墨象作品大胆摒弃了文字的辨识性,在“写画”中实现自身的视觉语言,非字非画,亦字亦画,与国际多元跨文化语境密合无间。
04
双重空间,沉浸体验
本次展览特别设计了双重观赏空间:除了在商场公区的作品展示外,还在国际馆二楼的威乃达和卡卡罗展厅打造了沉浸式艺术体验空间。这种布局让观众能够在不同环境中感受墨象艺术的多元魅力,体会艺术作品与生活空间的完美融合。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人,诗意的栖居”。林邦德的墨象创构,正是通过回旋变幻的线条,显示瞬息万变、起伏流动的空间形式,让人沉浸于一种生命的格调韵味,低吟玩味的同时,是哲学,是诗境,是美学,更是宇宙的深境。
开幕式结束后,本次展览的精彩篇章才真正展开。在策展人石建邦先生的亲自引领下,现场嘉宾与艺术爱好者们开启了深度观展之旅。大家时而驻足静观,时而与策展人交流提问,沉浸于这场与空间、与自我对话的艺术体验之中。
至此,喜盈门·林邦德墨象艺术小品展正式向公众敞开大门。未来三个月,欢迎您亲临上海喜盈门国际建材家居品牌中心(宜山路407号),无论是在开阔的商场公区,还是在国际馆二楼威乃达及卡卡罗展厅打造的沉浸式空间里,都可细细品味墨象艺术的无穷魅力,探寻艺术与生活融合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