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杰、田水主演话剧《父亲》在首都剧场上演
更新时间:2025-11-22 00:57 浏览量:3
11月20日至23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金士杰、田水主演的话剧《父亲》在首都剧场连演四场,且早早售罄。
该剧讲述了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在与女儿的相处过程中,不断陷入记忆与现实交错的时空漩涡。通过交替展示阿尔茨海默患者的视角与患者家属的视角,制造出具有悬疑效果的混乱感,随着不合理的情节逐步推进,不禁令人猜想这一切是不是什么人做了什么样的预谋。
《父亲》剧本曾于2014荣获法国重量级戏剧奖项——“莫里哀戏剧奖”最佳剧本,并于2015至2016年间提名托尼、劳伦斯·奥利弗、伦敦标准晚报、纽约外围评论协会等多重大奖之最佳剧本奖;迄今为止其多个舞台版本已在全球超过45个国家上演。根据话剧改编的同名电影《父亲》(又名:《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曾获多国电影奖超百项提名,并斩获包括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等三十余个大奖。
2024年7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经推出话剧《父亲》(中文版)即获得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观众的热烈讨论,口碑持续高位,截至目前已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南京、厦门、深圳、杭州、珠海、西安、武汉、苏州、青岛巡演,为各地观众带去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父亲》是一部残忍的作品。它让观众直观地看到当一个人堕入阿尔兹海默症后,时间与记忆的流逝仿佛成为了他的死亡倒计时。父亲一角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士杰饰演,他谈到这个剧本最大的戏剧张力在于“这是一个很小的家庭会议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但是有的人永远都跨不过那一关,跨过去的话,有的人会一辈子责怪自己。”这个角色也给金士杰带来了很大挑战:“他的很多场台词都很像,经常走一走就歪掉了,我常常踩空,把我自己都吓死了,记台词困难这件事在我以前排的舞台剧中几乎没有发生过。”面对《父亲》,金士杰自觉不敢轻敌,作为他首部与大陆院团合作的舞台作品,他表示上话的专业让走出舒适圈的他很安心。
比起痛哭流涕,这部作品让更多人平静地陷入自我封闭状态。观众与安德烈一起脱离真实,失去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力,同时又同情脚踏实地、充满烦恼的女儿安娜的困境。她试图照顾一个无法自理的亲人,她试图在对父亲做“正确”的事与过自己的生活之间左右为难。一级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田水在饰演安娜时也不断心碎:“我的母亲也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排练中安德烈与安娜的样子,和自己与母亲的样子总会重叠在一起。”
在《父亲》演出的125分钟里,叙事逻辑是混乱的但又是真实的,用不断逆转的视角让观众站在安德烈的视角。每一次舞台旋转道具就会被移动一二直至完全消失,安德烈在八扇门中不停穿梭,他被困在其中,直面生活细节与他的记忆一般不受控地消逝,无法逃离。在某些地方,安德烈迷失的方向,也是每个人的。
正如导演蒋维国说的:“这是一部会让观众们感觉到‘被欺骗’的悲喜剧,聪明精巧的剧本结构层层推进,演员有趣的演绎和悲伤的情节交织在一起,让人带着好奇心去探究哪些是主人公幻想中的场景,哪些是真实发生的,界限的模糊反而让人不自觉地陷了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