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于小品“败”于嘴欠,59岁的郭冬临,走到今天这步该怪谁呢?
更新时间:2025-11-21 02:28 浏览量:1
文章参考官媒资料撰写,无任何不良引导请理性阅读,为阅读通顺文章可能存在润色,如有侵权或文章错误请私信指出!
编辑|Qy.mm
他曾是春晚小品的王牌,也是老百姓的开心果。
提到郭冬临,相信他光头形象深入人心。
可谁能想到,他竟让“成于小品“败”于“嘴贱”照进现实。
事业惨遭滑铁卢,一度淡出公众视野。
而当往事浮现,如今59岁的他落寞成这样,真的怪不得别人。
郭冬临曾登上过20次春晚,出演了不少让人记忆犹新的小品。
别看他演的作品总是那么接地气,就觉得他是个普通人。
可其实他的出身和来时路并不简单。
父亲郭昌仪是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母亲是琴书演员。
在这种家庭里长大,他从小就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五岁开始,他就跟着妈妈全国各地跑场子,积累了很多舞台经验。
十来岁的时候,他爸爸不幸摔伤,没了劳动能力。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正式登台表演,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这些经验不仅锻炼了他的舞台功底,让他对生活和各种小人物有了最真实的理解。
所以他演那些家长里短,市井小民,才能演得那么活灵活现。
后来,他顺利考进了上戏,在大学里他苦练基本功,毕业后还去报考了北京人艺。
而真正让他的名字响彻全国的,还得是1993年的央视春晚。
那是他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出演了小品《市场速写》。
小品一出场反响非常好,他从那一年开始,成了春晚的钉子户。
一连二十多年,每年除夕夜都准时跟大家团聚,贡献了无数经典小品。
1995年他在《有事您说话》里扮演爱吹牛的郭子。
他精湛的演技将贪图面子、爱慕虚荣演的淋漓尽致。
不仅是让观众哈哈大笑,还总能在平淡的家长里短中,融入对生活的理解。
那种轻松幽默又带着温情的表演风格,真的太对老百姓的胃口了。
更厉害的是,他直接让“技多不压身”在身上照进现实。
他不仅会演小品,还会说相声。
2000年他就和冯巩搭档,给大家表演了相声《旧曲新歌》。
那段时间他真的是风光无限,谁也没想到日后的他会跌下神坛。
当初郭冬临靠着小品火起来,结果也因为一个小品,差点把自己毁了。
而这事还要从2017年的北京电视台春晚说起......
那年,他出演了名叫《取钱》的小品,小品内容其实很正能量,也有社会意义。
其中有个情节是,他遇到大妈被电话诈骗,劝大妈别上当。
本事防诈,结果一个细节出了问题。
大妈的电话响起,电话那头的骗子一开口,带着浓重的河南腔。
网友看完就不乐意了,质疑为什么骗子就得是河南口音?
尤其是河南的观众更是生气,网上迅速引起热议。
甚至后来升级到了法律层面。
2017年2月有人把和这小品相关的编辑演员和和北京电视台都给告了。
要求很明确,让他们向所有河南人公开道歉,并赔偿每个河南人1元精神损失费。
当事件开始发酵时,小品编剧就出来道歉了。
表示骗子说方言郭冬临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他自己配的音。
自己是山东人,老家方言有点接近河南话。
别的方言也不会说,所以才用了家乡话,结果引起了大家的误会。
但这道歉并没有让网友们完全买账,反而还有人质疑他。
虽说编剧指出这事儿和郭冬临没有关系,但他还是一样被牵连。
经此一遭,多年来积累的好口碑,受到重创。
从那以后,他几乎就从央视的春晚舞台消失了。
不过,即使事业遭到重创,他也从未停下脚步。
小品风波之后那几年,他确实不怎么露面了。
后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他也紧跟潮流,开通了自短视频账号,取名叫暖男先生。
这名字一听就亲切,跟他的形象还很搭。
而他更是把自己的那点拿手好戏,全都搬到了短视频里。
这个账号的视频内容可丰富啦,跟他的小品一样,都是从生活里找乐子。
有各种生活段子,把日常里的小尴尬、小哲理拍得幽默走心。
也有情感故事,用独特方式讲述人情冷暖。
他把一些的精髓浓缩到了几十秒的视频里,依然是那么的幽默,那么的温暖。
短短几年时间,这个账号居然吸引了了两千多万的粉丝。
这粉丝量比很多年轻的流量明星都还要高出一大截。
然而,他的事业虽没有停滞不前,但私生活却成了众人好奇的事情。
如今59岁的他依然是一个单身汉,没结婚也没生孩子。
虽然是独居生活,但简直不要太悠哉。
从网友的偶遇照片来看,他这些年明显消瘦了不少。
跟当年在春晚舞台上那个圆润的形象相比,变化还是挺大的。
不过,他虽没有伴侣孩子,但他本人还是看得很开的,只管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在短视频里,他总是展现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坐在院子的石凳上晒晒太阳,随口讲几个幽默段子。
从他这状态来看,他过得可一点都不凄惨,反倒是在享受,活得潇洒极了。
去年10月份主持人沈梦辰去游玩时,还和他在路上偶遇。
俩人亲切合影,画面特别温馨。
现在的他虽然不上央视春晚了,但他有千万粉丝、有自己的生活。
没事儿还能去旅游,潇洒得不行。
回顾郭冬临这大半辈子,以前是春晚舞台上的顶流,结果因为一个小品受到重创。
现在他坐拥千万粉丝,虽然没结婚没孩子,但是一个人的日子过得还是相当不错。
至于他走到为何走到这个地步,或许谁也不怪,又或许谁也怪,可能只是造化弄人吧。
参考资料:
国际在线——郭冬临小品《取钱》涉歧视 河南口音骗子其实是山东人
央广网——【早高峰大视野】郭冬临小品涉嫌歧视
华商报——郭冬临小品涉歧视 律师要求其向河南人道歉赔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