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地质礼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履古寻真——杨华书法小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更新时间:2025-11-16 14:28  浏览量:3

11月16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履古寻真——杨华书法小品展”与观众见面。

本次展览系中国美术馆策划与研究专题系列展,集中呈现杨华近年创作的20余件书法小品精品。展览主标题“履古寻真”,精准凝练地概括了杨华的学书思想与艺术追求。这些作品虽尺幅不大,却凝聚着艺术家沉潜传统、探寻艺术本真的执着精神与探索轨迹。观众可以从中领略当代书法家在古典法帖中汲取营养,融入个人理解与性情,赓续并活化书法传统的艺术实践。

杨华(涵之),现为宁夏美术馆(宁夏书画院)专职创作员、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师从当代书法名家卢中南、张有清、赵熊诸先生。其楷书承袭唐代欧阳询书风,呈现出清秀端庄、遒逸劲健的鲜明面貌,于法度森严中尽显唐楷典雅之韵。此外,他还博采众长,兼学多家,作品富有书卷气与抒情性。尤为可贵的是,在追求笔墨精妙的同时,杨华亦格外注重作品整体形式的匠心营造——从纸张选择、尺幅规划,到章法布局、钤印考究,无不体现他对细节的严谨把控,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气韵贯通、和谐统一。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一层第11号展厅,展出至12月4日(周一闭馆)。

前言

中国美术馆素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艺术创作为己任,致力于通过学术性展览呈现具有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家个案。“履古寻真——杨华书法小品展”作为中国美术馆策划与研究专题系列展,聚焦于杨华近年创作的书法小品,展现其植根传统、守正出新的艺术追求。

杨华以楷书立基,兼融篆意,数十载沉潜于欧阳询法度,涵泳颜褚气象,自成格局。其楷书于端严中见灵动,平正中蕴险绝,既承续唐楷之正脉,又注入当代审美之思辨,并以结构的精微、章法的秩序,探寻字里行间的和谐之美。

本次展览所呈现的“小品”,虽形制小巧,却颇具意蕴,笔下一点一画,皆是心性流露。这些作品,运笔从容,中侧并济,结字宽博,锋芒内蕴,墨色枯润相生,线质浑厚圆融,在谨严法度中透出生机,在古典韵致中彰显当代气质。

我们期待观众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杨华对书法传统的理解,体悟其“以正求真”的艺术理念。

中国美术馆馆长 潘义奎

2025年11月15日

作品赏析

集前贤句《蓑衣团扇七言联》 书法

103×23.5cm 2025年

王维《山居秋暝》 书法

90×44cm 2025年

孔子《论语·学而二则》 书法

100×35cm 2025年

孔子《论语·学而》 书法

100×35cm 2025年

《林间石上七言联》 书法

95×23cm×2 2019年

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坡嫩芽》 书法

63×63cm 2019年

唐太宗《百字铭》 书法

121×56cm 2023年

杜甫《春夜喜雨》 书法

70×70cm 2023年

《为善最乐年读书便佳》 书法

68×23cm×2 2023年

《茶联一则》 书法

47×47cm 2024年

杜甫《客至》 书法

65.5×33cm 2025年

王维《竹里馆》 书法

88×48cm 2025年

题《炼冶清明博局纹镜拓本》 书法

69×46cm 2017年

题《战国相寿戈拓本》 书法

69×46cm 2017年

题《燕下都双龙双凤瓦当拓本》 书法

69×46cm 2017年

题《晋永和九年砖拓本》 书法

69×46cm 2017年

《晏殊词二首》 书法

34×45cm 2020年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书法

50×60cm 2022年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书法

36×25cm 2023年

《蝶恋花(四首)》 书法

36×25cm 2023年

《文人风骨·东坡游记二则》 书法

26×100cm 2022年

陆游《烟艇记》 书法

30×117cm 2023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书法

35×100cm 2025年

苏轼《后赤壁赋》 书法

34×246cm 2023年

场馆介绍
北京地质礼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三十号。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娱乐场所。1959年地矿部地质礼堂的前身为“李四光讲习堂”,当时礼堂占地2000平方米,后又扩建了两次,以满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四
13、22、38、42、47、101、102、103、105、109、409、603、60
地质礼堂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