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地质礼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她竟然就是郭达的老婆!郭达难怪能上20多次春晚,其实都和她有关

更新时间:2025-11-15 10:05  浏览量:2

文| 柚柚

编辑| 文静

初审|小满

说到郭达,大家都知道他是春晚的常客,那个总是让人捧腹大笑的小品演员。

在他光鲜亮丽的舞台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了他几十年的女人,但她却是郭达成功路上最重要的人。

从一个穷困潦倒的话剧演员,到家喻户晓的"小品之王",郭达的每一步成功,都离不开这个女人的付出。

那么,这个神秘的女人到底是谁呢?

郭达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坎坷。还没出生,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拖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

小时候的郭达什么活都干过,搬砖、扛麻袋、收废品,就为了能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但这个苦孩子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特别喜欢拉小提琴,每天练琴到手指都磨破了皮。

19岁那年,郭达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在学校里,他遇到了一个叫吴芳的女同学。

吴芳长得不算特别漂亮,但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做事利落,性格温柔,在一群同学中显得很特别。

郭达那时候还年轻,心里暗暗喜欢着这个女孩,但自卑的他不敢表白。

毕业以后,郭达被分配到陕西省话剧院工作。

本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吴芳了,没想到命运弄人,吴芳居然也来到了同一个剧院。

两个人重新相遇,这下郭达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情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后来步入了婚姻殿堂。

上世纪八十年代,话剧行业特别不景气,观众越来越少,剧院的日子也不好过。

郭达虽然演技不错,但收入微薄,两口子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看着丈夫每天愁眉苦脸,吴芳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一天,吴芳看到电视上有个小品节目,觉得特别有意思

她突然想到,郭达平时就爱搞怪,模仿能力又强,为什么不试试演小品呢?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郭达,郭达开始还不太相信自己能行,觉得小品和话剧是两回事。

吴芳可不这么想。她鼓励郭达说,话剧的基础扎实,演小品肯定没问题。

更重要的是,她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150块钱,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让郭达去北京闯一闯。

那个年代,150块钱够一家人生活好几个月,吴芳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就是为了支持丈夫的梦想。

1987年,郭达带着妻子的期望和那150块钱来到北京。他找到了春晚剧组,提出想要表演小品。

当时春晚对小品这个形式还比较陌生,导演们也不太确定效果会怎样。

郭达表演了自己准备的作品《产房门前》,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逗得现场工作人员哈哈大笑

春晚播出后,郭达一夜成名。这个来自陕西的小伙子,用他朴实的表演风格征服了全国观众。

观众们记住了这个能让人笑出眼泪的演员,郭达的事业也从此走上了快车道。

在家里,吴芳比谁都高兴。她知道丈夫这些年受了多少苦,现在终于熬出头了。

从那以后,郭达连续17年登上春晚舞台,和蔡明组成了"黄金搭档",两人的小品成了很多家庭春晚必看的节目。

郭达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除了他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吴芳的贡献更是不可忽视。

每次郭达要参加演出,吴芳都会帮他设计服装,琢磨怎么搭配最合适。

她还会陪着郭达一遍遍地排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有时候郭达对某个细节拿不准,吴芳总能给出最中肯的建议。

她虽然不在台前,但对郭达的每个作品都了如指掌。可以说,郭达的每一个成功作品,都有吴芳的一份功劳。

除了事业上的支持,吴芳还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郭达经常要外出演出,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吴芳在操持。

她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让郭达能够专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中。

现在郭达已经宣布退出春晚,蔡明也转型做起了虚拟主播,时代在变化,但郭达和吴芳的感情依然如初。

他们的儿子继承了父母的艺术细胞,从事编剧工作,一家人其乐融融。

郭达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男人的背后如果有个好女人,真的能成就很多奇迹。

吴芳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夫妻同心,她的付出和支持成就了郭达的艺术人生。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他们的爱情故事显得格外珍贵,也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场馆介绍
北京地质礼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三十号。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娱乐场所。1959年地矿部地质礼堂的前身为“李四光讲习堂”,当时礼堂占地2000平方米,后又扩建了两次,以满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四
13、22、38、42、47、101、102、103、105、109、409、603、60
地质礼堂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