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本山的小品里,藏着我们再也回不去的除夕夜
更新时间:2025-11-13 06:58 浏览量:2
“要啥自行车?”“伤自尊了!”“凑合过呗,还能离咋的?”看到这些熟悉的句子,脑海中是否想起曾经那些令你欢声笑语的场景,本山大叔是否直接冲击了沉寂的脑部神经?
他的作品从来不整那些高大上的东西,演的都是咱们老百姓身边的事儿。每年除夕夜,最期待的就是本山大叔的小品。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笑得前仰后合,那才叫过年呢。
他那种小人物特有的狡黠和善良,让人感觉特别真实。比如《卖拐》系列里那个忽悠人的大忽悠,明明是在骗人,却让人恨不起来。《昨天今天明天》里那个想和倪萍握手的“沙尘暴”大叔,朴实得可爱。《不差钱》里那个为了孙女前程煞费苦心的爷爷,让人笑中带泪。
赵本山的天赋可不是盖的。跟盲人二叔学艺,吃了不少苦头。拉二胡、唱二人转,这些经历都成了他后来的财富。从铁岭民间艺术团,一路走到央视春晚,这条路他走了整整十年。1990年,凭借《相亲》一炮而红,从此开启了他在春晚舞台上21年的辉煌历程。
那些年,除夕夜要是没看到赵本山的小品,总觉得少了点啥。他的作品仿佛成了年夜饭的“必备菜”,也成了第二天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这种影响力,在中国喜剧界恐怕是前无古人了。
不仅自己红,还捧红了很多弟子。2009年春晚《不差钱》一夜间让小沈阳火遍大江南北,那条苏格兰裙子和那句“嚎~~~”成了当年的流行符号。虽然现在小沈阳有了自己的发展路径,但谁都忘不了他是赵本山一手捧红的。
宋小宝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却有着独特的喜剧魅力。“海燕呐,你可长点心吧”、“瞧你那损色”,这些台词现在还被大家挂在嘴边。
在《乡村爱情》里,刘能结结巴巴、爱占小便宜却又可爱的形象深入人心,刘小光演的赵四,嘴角一抽一抽的样子,成了无数人的表情包。
还有赵本山创办的本山传媒和辽宁民间艺术团。他不仅自己演,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喜剧人才培养和输出机制。《乡村爱情》系列拍了十几部,成为中国最长寿的电视剧之一,不仅让赵家班的弟子们有了稳定的演出平台,也让东北文化走向了全国。
有人说赵本山的小品土,我倒觉得,正是这种“土”才显得珍贵。他的作品扎根于黑土地,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笑过之后,总能品出点生活的酸甜苦辣。比如《红高粱模特队》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拜年》里对官僚主义的讽刺,都不是简单的搞笑,而是有内涵、有温度的。
2011年之后,赵本山逐渐淡出了春晚舞台。有人说春晚因此失去了味道,也有人开始质疑赵家班的模式是否还能适应新时代。但无论如何,赵本山在中国喜剧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那些年,我们一起笑过的除夕夜,一起模仿过的经典台词,一起追过的《乡村爱情》,都已经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各位老铁,你们最喜欢赵本山的哪个小品?不如讨论讨论。
如今,本山大叔虽淡出舞台,但他的笑声依然回荡在我们的记忆中。我想,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它不会因时间而褪色,反而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更加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