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谢兴华书作——全国第二届书法小品展作品赏析
更新时间:2025-11-14 01:40 浏览量:1
书法圈最近炸了!
四川书法家谢兴华连续拿下两个重量级奖项,这个低调的实力派终于藏不住了。
先是在"全国第二届书法小品展"上,他那幅手卷作品让评委们眼前一亮。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楷书,也不是刻意求怪的现代派,而是把传统笔法和当代审美完美融合的独特风格。纸张选得讲究,颜色搭配更是别出心裁,远看气势磅礴,近看笔笔到位。
更绝的是,就在上个月,他又在"第二届中国书法大厦杯"行书组比赛中摘得特等奖。要知道这个比赛可是高手云集,能拿到特等奖的都不是等闲之辈。谢兴华的作品凭什么脱颖而出?
仔细看他的字,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既有传统的筋骨,又带着现代的灵动。不像有些人写行书就是一味求快,他的字快中有慢,线条该粗的时候粗,该细的时候细,节奏感特别强。这种功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得有多年的沉淀。
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的创新意识。现在很多书法家要么死守传统不敢越雷池一步,要么为了创新把字写得谁都认不出来。谢兴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比如他会用不同颜色的纸张组合,或者在章法布局上玩出新花样,但字的本质还是那个字,不会为了标新立异而失去书法的本真。
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这样的创新会不会太冒险?其实看看历代书法大家就知道了,王羲之、颜真卿哪个不是创新高手?传统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真正的传统是在继承中发展。谢兴华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吃透了传统,又跳出了传统的框框。
现在书法圈有个怪现象:要么写得跟古人一模一样,美其名曰"传承";要么写得谁也看不懂,号称"现代艺术"。谢兴华给年轻书法家们打了个样——创新不是乱来,而是在深厚功底上的自然生长。
他的获奖也给四川书法界提了口气。这些年四川出了不少好书法家,但像谢兴华这样接连在全国大赛中拿大奖的还真不多。这说明什么?实力到了,自然会得到认可。
看谢兴华的字,总能感受到一种从容的气度。不急不躁,不卑不亢,就像他这个人一样。据说他平时练字从不开直播、不搞噱头,就是老老实实在书房里写字。这种定力,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尤其难得。
书法说到底还是看功夫。再好的创意,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也是白搭。谢兴华的成功提醒我们:别老想着走捷径,把每个字写到位,该有的自然会来。
现在很多年轻人学书法,总想着速成。看到谢兴华这样的榜样就该明白,书法没有捷径,但只要你肯下功夫,总会有发光的一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真正的才华终究不会被埋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