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赵本山,再见了,小沈阳,春晚小品已告别“纯喜剧”时代
更新时间:2025-10-27 15:46 浏览量:3
眼下的春晚语言类节目,正经历着“快乐退位,意义当道”的转向。
这一转向的标志性节点,是2012年的春晚。
时任总导演哈文提出了新的创作理念,强调节目应更具“教育意义”。
在这一导向下,当时已屹立春晚21年的赵本山,其以纯逗乐见长的作品风格受到了挑战。
在哈文的理念里,春晚有没有赵本山并不重要。
关键并非他的出席,而是他的作品须承载起“意义”的重量。
“不是说因为赵本山来了就行了,得赵本山来了,还得表演的很好,这个观众才能满意。”
这套逻辑,成了评判节目的新准则。
据报道,赵本山为当年春晚准备的作品,在反复修改后仍未能达到播出要求,
他最终以身体原因退出了演出。
一句轻描淡写的“我在预料之中”,看似坦然,背后却是对游戏规则变迁的深刻洞察与无奈。
哈文或许未曾料到,她革新的初衷,换来的却是14亿观众集体感知的“年味”消散。
收视率的连续两年直线下滑,成了市场直接的回答。
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春晚没有老爷子还有味儿吗?”
赵本山,曾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硬菜”。
他的小品,是除夕夜年夜饭后观众期待的大戏。
许多家庭守岁,一半是为了团圆的仪式,另一半,就是等着电视机里那个戴着破帽、佝偻着身子的“黑土”出场。
他的幽默,是从黑土地里长出来的智慧,是普通人在生活困境中依然能笑出声的乐观。
就像《昨天今天明天》里,黑土的梦想不过是“去一趟铁岭”,简单的愿望里,藏着对生活质朴的热爱。
这种不刻意煽情、不居高临下的共鸣,让他火了22年。
然而,时代的航向已然改变。
哈文团队的春晚,舞台更炫酷,灯光更华丽,形式更多元。
它试图接轨“国-际”,回归传统,却慢慢抽离了那份纯粹的、让人忘却烦恼的快乐。
这仿佛是一场“意义”对“快乐”的收编。
如果说赵本山是英雄败给时势,那他的弟子小沈阳,则是流星划过天际,映照出纯喜剧演员在新时代的尴尬。
2009年,小沈阳凭借《不差钱》一夜爆红,他那独特的表演风格瞬间引爆全国。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哈~” 的台词无人不知。
他本是赵本山喜剧王国Z耀眼的继承人,以其鲜明的个人风格,撑起了纯搞笑的半边天。
但盛极而衰。
当小品整体转向追求叙事完整、价值引领时,小沈阳那种略带“疯癫”、以“怪”取胜的表演风格,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他后来的作品,如《捐助》、《真的想回家》等,试图在搞笑与说教间寻找平衡,却显得力不从心,Z终在春晚舞台上逐渐淡出。
他的起伏,恰是“纯喜剧”风格在新时代举步维艰的缩影。
当作品须“上价值”、“有深度”,那种纯粹为了逗乐观众而存在的表演,便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市场的反馈与观众的怀念,构成了最讽刺的二元对立。
赵本山退出后,他将在央视被毙掉的作品拿到辽宁卫视春晚。
2012年的《相亲2》,尽管表演中有卡壳、有笑场,却因其原汁原味的快乐,被观众誉为“当年Z好的小品”。
这份“不完美”的亲切感,恰恰证明了:观众想要的,从来不是一台精密无误的文艺机器,而是一份能让人放下戒备、开怀大笑的真诚。
甚至,赵本山的喜剧灵魂仍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爆火,被誉为“十年内Z佳”。
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作品的幕后推手正是赵本山。
他亲自操刀剧本,砍掉了原结尾“沈腾变身蜘蛛侠”的魔幻设定,坚持要回归现实。
他做了两个关键改动:一是加入“交-警”角色,用公信力化解矛盾,并在反复“还原现场”中制造笑料;
二是为沈腾加了一句点睛之笔的台词:
“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这句台词,既完成了主题升华,又毫不生硬,成为了整个小品的灵魂。
赵本山还特意叮嘱主演:“不能往讹人上演,一定要善良。”
他证明了一点:高级的“意义”不是喊口号,而是从生活的善良逻辑里自然生长出来的,它完全可以与高质量的“快乐”并行不悖。
可惜,这种平衡的艺术,在后来的春晚舞台上愈发罕见。
如今的小品,更注重叙事完整和价值表达。
然而,部分观众反馈感觉节目像“主题作文”,虽然主题光明,但失去了过去那种纯粹的欢乐。
市场的反馈与观众的怀念,形成了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
从1990年的《相亲》到2011年的《同桌的你》,赵本山在21年里留下了无数经典。
他让春晚小品从文艺演出变成了全民的文化盛宴,让东北幽默从地方特色升格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要什么自行车?”
“没病走两步?”
“哈喽啊,饭已OK啦,下来咪西吧!”
这些刻入DNA的台词,至今仍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鲜活地存在着。
它们比任何宏大的叙事都更持久,更有力。
如今的春晚,舞台愈发美轮美奂,技术日益登峰造极。
但当零点的钟声响起,我们还是会想起那个穿着皱巴巴中山装的本山大叔,想起他带来的、毫无负担的欢声笑语。
再见了,赵本山;再见了,小沈阳。
不是我们恋旧,而是我们无比清晰地意识到:那个能让亿万观众仅仅因为“快乐”而守候在电视机前的纯喜剧时代,已经彻底落下了帷幕。
春晚小品这艘大船,在承载更多“意义”的同时,如何能重新拾起并平衡好那份最原始的、纯粹的快乐,成为了留给所有创作者的一道时代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