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地质礼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中秋一挥而就!王清绿竹石小品:竹石风骨里藏着中国人的精神底色

更新时间:2025-10-07 14:38  浏览量:2

吉忠民/威宇文

中秋一挥而就!王清绿竹石小品:竹石风骨里藏着中国人的精神底色

​​

中秋晨日,天光澄澈,风清气爽。画家王清乘兴挥毫,四幅绿竹石小品一气呵成,墨色未干便见神采。展卷细观,竹叶含风婆娑,奇石凝古嶙峋,墨色淋漓间不仅淌着传统文人的精神气韵,更在传统与现代、物象与心象间,架起一座审美桥梁。这既是笔墨技艺的亮相,更是艺术家灵魂的独白。

​​

王清画竹,藏着文人画的千年血脉,又透着现代审美的鲜活。在中国画里,竹从不是单纯的植物——是气节的象征,是君子品格的化身。从文同“胸有成竹”的笔墨心法,到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的情怀,竹始终载着文人的精神寄托。王清懂这份传统,却不被束缚:他的竹有传统笔法的严谨,竹竿挺拔见骨、竹叶穿插有序;又有现代构成的自由,疏密间显节奏、浓淡中见层次。这种规矩与放纵的平衡,恰似现代人在传统与现代间的从容。

​​

竹与石的搭配,被王清画出了哲学诗意。竹之柔对石之刚,竹之动对石之静,竹之生机对石之永恒,这些对立元素在画中相生相济,拼成一方微缩宇宙。石头用枯笔皴擦,粗砺得像历经沧桑的智者;绿竹以润笔写就,鲜活得似永不低头的生命。

​​

难得的是,这组中秋之日“一挥而就”之作。正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推崇的“畅神”境界。宗炳的“澄怀味象”、苏轼的“身与物化”,追的都是这份物我两忘。王清在中秋的愉悦里,与竹石深度相融:笔下的竹石早不是外物,而是他生命情感的外化——竹叶摇曳是心绪波动,石块静默是精神定力。

​​

四幅小品尺幅不大,境界却不小。王清以有限画面,造无限精神空间,让人想起王羲之写《兰亭序》的情境:“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好时节里,以纯净心灵创作出脱俗之作。

场馆介绍
北京地质礼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三十号。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娱乐场所。1959年地矿部地质礼堂的前身为“李四光讲习堂”,当时礼堂占地2000平方米,后又扩建了两次,以满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四
13、22、38、42、47、101、102、103、105、109、409、603、60
地质礼堂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