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地质礼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30幅花鸟小品,妙笔生花!临摹学习的好素材!

更新时间:2025-10-03 06:25  浏览量:1

季乃仓(字稔农,号老仓),1956年生于山东潍坊,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曾师从于希宁、王企华、李振才等多位名家,系统学习国画、油画及木版年画,具有扎实的多元艺术功底。

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季乃仓的笔墨技艺精湛,尤其善于运用墨色的丰富变化。在他的笔下,浓墨厚重如漆,常用来勾勒鸟喙与花蒂,笔力遒劲,力透纸背,仿佛能听见金石碰撞之声。

淡墨清雅如烟,轻轻晕染,便成花瓣鸟羽,轻薄透亮宛若蝉翼,微风吹来便能随风而动。

他运用渴笔时,笔锋略干,扫出枝干皴擦与叶脉纹理,如老树枯藤,尽显风霜沧桑之态。而涨墨晕染时,则化为云影水波,轻烟弥漫,带着湿润的水汽,浑然天成。

他重视线条质量,以书法入画,通过线条的快慢、浓淡、干湿变化,彰显中国画的笔墨精髓。在他看来,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更是每个中国画画家一生的探索和追求。

季乃仓深谙构图之道,他的花鸟小品虽多以斗方、条幅、扇面等小幅式呈现,却能有“小幅见鸿篇之气势”。

他善于“化零为整”与“化整为零”。常将细碎的元素组连成片,也会将大面积的元素有意识地处理出变化,遵循“碎者整之,整者碎之”的原则。

他画芭蕉时,习惯使用大笔、大墨、大水、大形,以求放开胆量,锻炼大处着眼、整体取势的气魄。他认为:“常画芭蕉可以放开胆量,锻炼大处着眼、整体取势的气魄。画写意画贵在有胆,大胆下笔,水墨淋漓才有韵味、才叫痛快。”

在他的构图中,花不必繁复,仅三五点便春意盎然;萼不必周全,一二笔即生意流动,充分体现了中国画“计白当黑”的审美理念。

季乃仓的花鸟世界生机勃勃,充满情趣。他笔下的牡丹,泼墨为瓣,焦墨为蕊,淡赭晕边,宛若朝露未干;幽兰则轻毫勾茎,淡青染叶,焦墨点心,似有清风徐来。

他画梅枝以涨墨写其骨,顿挫之间藏龙蛇之势;绘桃枝以渴笔绘其姿,婉转之际含婀娜之态。荷叶以大泼墨展现,留飞白作露珠;菊花则以细笔勾勒,缀焦墨为蒂,各具风采。

禽鸟在他的笔下尤为生动。麻雀侧锋扫翅,浓墨为背,淡墨为腹,一点瞳光如寒星坠纸;黄莺中锋勾喙,石绿染羽,藤黄点额,半展羽翼,栩栩如生。

白鹭淡墨为体,留白为颈,亭亭玉立,有出尘之姿;鹦鹉重彩为羽,焦墨为爪,侧目而视,含慧黠之态。

季乃仓的艺术成就得益于他全面的艺术修养和中西融合的绘画理念。

他有着油画的扎实功底,又能将西画的构图和色彩意识,融入写意花鸟的创作中,使作品既有传统花鸟画的意韵,又融合进了西画的写实和色彩优长。

他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行草意态自若,落笔严谨而舒展,富有节奏感,书卷气浓。这也为他“以书入画”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的题识也别具匠心:蝇头小楷轻落画隅,墨色淡雅如水痕,仿佛生怕惊扰了花鸟的清梦。朱红印章点缀角落,或方或圆,如丹砂一点,顿时激活全画气韵。

观赏季乃仓的画作, 仿佛漫步在春日园林: 雀鸟在枝头私语, 牡丹在晨光中绽放, 兰花在微风里摇曳。 他的画室号“老仓”,恰如艺术粮仓, 为我们呈现了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视觉盛宴。

这位从潍县南乐埠村走出来的画家, 用他数十年的艺术耕耘, 真正实现了“小幅见鸿篇”的艺术境界, 为当代中国花鸟画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更多精彩作品欣赏

场馆介绍
北京地质礼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三十号。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娱乐场所。1959年地矿部地质礼堂的前身为“李四光讲习堂”,当时礼堂占地2000平方米,后又扩建了两次,以满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四
13、22、38、42、47、101、102、103、105、109、409、603、60
地质礼堂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