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冷年:头部品牌高歌猛进 中小品牌生存警钟敲响
更新时间:2025-09-15 08:53 浏览量:1
Titer||评论
虽然面临高饱和率和高库存的双重压力,但空调行业依旧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2025冷年,中国空调行业在市场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在旺季效应与国补政策的双重利好推动下,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数据显示,2025冷年我国家用空调累计生产20072万台,同比增长11.1%;销售 19569万台,同比增长11.5%,其中内销10206万台,同比增长8.7%,外销9363万台,同比增长14.7%。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人们对空调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这场行业的盛宴中,头部品牌的表现格外亮眼,成为了市场增长主要驱动力。数据显示,美的空调在2025冷年体量增长20%-25%,其中线上增幅超40%,其通过多品牌协同策略,主品牌美的聚焦技术升级,子品牌华凌以亲民价格卡位中低端市场,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强势扩张。
海尔空调同样成绩斐然,7 月底就完成了全年目标量。长虹空调1-7月线上增幅超过30%,TCL凭借与京东合作推出的大单机产品实现销量破百万套且保持零差评,带动企业上半年内销收入增长约10%。
与头部品牌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四线品牌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份额很难维持甚至有些被吞并。
头部品牌。如美的、格力、海尔等共同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众多三四线品牌只能在剩余的有限空间内艰难求生。例如,在一些区域市场,头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而三四线品牌的份额则不足10%。
笔者认为,头部品牌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保持高于市场平均增长率,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品质生活的诉求日益强烈,这使得一二阵营的品牌效应持续放大。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良好口碑、高品质产品和优质售后服务的品牌。头部品牌经过多年的市场积累,在品牌形象塑造、产品质量把控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以格力为例,其长期坚持的“十年免费包修”政策,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无后顾之忧,大大增强了品牌的吸引力。
其二,在渠道方面,头部品牌不断发力,进一步完善渠道布局。它们积极拓展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在线上,头部品牌加大在电商平台的投入,通过直播带货、内容营销等新兴方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在线下,它们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优化门店布局,提升门店体验,将线下传统门店逐渐向体验中心、场景展厅转变。
其三,价格策略,也是今年头部品牌赢得市场的重要因素。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头部品牌通过灵活的价格策略,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一方面,它们推出一些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以亲民价格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特别在电商促销季时,主动释放让利信息,赢得了不少市场认可。另一方面,在中高端市场,头部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既维护了市场主导地位,也在适当提高产品价格的基础上,获得消费者认可,做到了量额双收。
其四,国补政策的实施,为头部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各地消费者购买头部品牌提供了资金和信心的双支持。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刺激下,消费者淘汰低能效产品,购买中高端机型的需求得到释放。头部品牌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这一政策红利中受益颇丰。数据显示,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后,国内空调零售量同比增长22.1%,低端库存出货加速,特别是3500-4500元价位的中高端产品销量增长超 50%,这一价格区间正是头部品牌的优势所在。
面对头部品牌的挤压,三四线品牌陷入了困境。它们在品牌知名度、产品研发能力、渠道建设和价格竞争力等方面都难以与头部品牌抗衡。面对头部品牌的价格下压,三四线品牌难以招架,只能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维持低价,这进一步损害了品牌形象,形成了恶性循环。
笔者认为,空调市场的格局时刻在发生着变化,2025冷年一役,头部品牌引领行业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朗且明确,而三四线品牌则需要在困境中寻求突破。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头部品牌将继续凭借品牌、渠道、价格和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它们与三四线品牌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