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地质礼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书画名家孙玉利||——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书画大阅展》

更新时间:2025-08-25 17:41  浏览量:2


孙玉利艺术简介

孙玉利,艺名:闲人。辽宁彰武县阿尔乡生人,中共党員,大学文化,高级职称。中国扇子艺术学会非遗专委会理事,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員,北京老年书画联谊会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铁路美协会员,首都书画研究会会员。从小酷爱绘画、篆刻,注重绘画理论及创作方法研究,提出循环创作、边缘线创作理念,创作纸板挤压画、新能量画。

审美是强化绘画

内功的透視镜

审美是强化绘画内功的透视镜。本期采用综合绘画材料及方法创作六组作品。从审美覌的角度,剖析这些绘画印迹,虽然绘画材料、方法不同,但就其绘画内功而言,确有相同之处。

《征程》 138X69

《为了可爱的祖国》 138X69

审美,是绘画永无止境的追求,是美术家自我挖掘的终身课题。技术决定下限,审美决定上限。它没有一定的标准,也没有一定的对错,它虽然抽象难测,但并非无迹可寻。绘画内功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红色教育基地》 138X69

《怀玉山》 138X69

一是都具有绘画的爆发力。爆发力是一种从未見到的笔触现象。任何一种画种,无论是油画,还是国画;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无论是写生创作,还是临摹创作…,都存在爆发力之说。为什么在日常的绘画过程中,往往忽视或者看不到这种爆发力?追其原因有两种:这就是习惯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对超出习惯的笔触不认识、不接受;缺乏学习绘画理论,不了解爆发力是当代美学中的重要内容。比如,创作红色题材作品,过去往往选择画延安宝塔山,而这次仍然是同样题材,却以《征程》为主题,在延安宝塔山上,展现出一大《红船》,《古田会议》,《瑞金》《井岗山》,《遵义》《草地》《雪山》《会宁》,《西柏坡》等九个景观。这种创作就是超出了通常的习惯创作思维。再有《怀玉山》这幅画,除按通常画山水画的习惯外,增加了皴法与点色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外观上,给人一种鸡血石的岩层结构视觉(用放大镜透出一种较强的清晰度)。

《毛主席纪念堂》 52X38

《人民英雄纪念碑》 52X38

《天安门阅兵》52X38

《天安门阅兵》 52X38

二是都具有艺术的流动性。艺术的流动性,是指以动态形式呈现的艺术创作。主要是通过物理运动、视觉变化或时间维度展现艺术生命力。审美 关乎对光影情绪的捕捉,对留白节奏的感知,对色彩张力的直觉。应该说理想的作品,都是伴随着艺术的流动美而不断地升华、成长和完善。审美它就象一把钥匙,不断地开启绘画艺术之锁。如《天安门阅兵》观礼台上观众的笔触,《京西一线天》,《京西永定河》和《京西悬崖宅》的光线笔触等等,都打破了通俗的习惯创作技法,突破传统静态艺术的时空局限,体现出各自景观的艺术流动,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京西马蹄窝》 50X30

《京西永定河》 50X30

《京西一线天》50X30

《京西新作标》50X30

《京西悬崖宅》50X30

《山䆳深情》之三 69X52

三是都具有叠加的感情投入。绘画的感情投入,不仅仅是一时一事的简单完成,而是随着事物的时空变化,进行不断的叠加和投入完成的。绘画者的情感投入和观者的视觉感染是正比的,绘画人的情感投入量越大,对观者的感染力就越强。《山邃深情》,《多彩小品》《健康生态》等作品,都是色彩反复投入的叠加结果,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张力。

审美,要具备随时超越自身审美框架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应不断寻求审美能力的升华。有人能把日常起居的房屋改造成美术艺室的居所,有人用普通食料摆出米其林级的餐桌美学,有人把家中室内衣服、鞋子的摆放和穿着,能突破习惯的框架,实现一种新的变化,其实这就是审美能力的变化和追求,把这种能力用在绘画上,进行不断地变化和升华,其作品的内在功力必然增强。

《健康生态》 69X69

《健康生态》 52X38

《健康生态》 52X38

场馆介绍
北京地质礼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三十号。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娱乐场所。1959年地矿部地质礼堂的前身为“李四光讲习堂”,当时礼堂占地2000平方米,后又扩建了两次,以满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四
13、22、38、42、47、101、102、103、105、109、409、603、60
地质礼堂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