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地质礼堂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她是著名演员,被特许与白崇禧的已婚秘书恋爱,因一部话剧殒命

更新时间:2025-08-04 06:27  浏览量:1

(王莹与谢和赓)

她叫王莹,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红极一时的话剧、电影明星,主演了《塞上风云》《放下你的鞭子》《卢沟桥》《赛金花》《女性的呐喊》《铁板红泪录》等电影、话剧作品。

尤其是王莹主演的话剧《赛金花》,成为上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的奇迹。

1942年,王莹在美国白宫用英语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还演唱了多首抗战歌曲,她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在白宫演出的中国演员。

王莹还是才华横溢的著名女作家,抗战时期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并出版了《宝姑》《两种美国人》等长篇小说。

王莹是童养媳出身,命运颠沛流离。上世纪30年代,她被特许与白崇禧的已婚秘书谢和赓恋爱,但不能结婚,这是为何?

1974年,王莹被迫害致死,年仅61岁。王莹悲情殒命,与话剧《赛金花》有直接的关系……

王莹原名喻志华、王克勤,1913年3月8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她3岁丧母,后来父亲再婚了,王莹没少遭继母的虐待。

王莹小学快毕业时,父亲和继母将她许配给当地一位富商家当童养媳。

王莹哭过闹过,但无法改变命运,提的唯一要求是继续读书。

王莹(右)10岁时与表姐合影

小学毕业后,王莹考入安徽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婆家口头上同意她继续读书,但给她设置种种障碍。

王莹的婆婆刁钻刻薄,是典型的悍妇,找各种借口不给王莹支付学费。

1927年,王莹读了一年后,婆家明确阻止她继续读书。她在家吞鸦片自杀,幸亏被及时发现送医,才保住了性命。

在外婆和姨妈的帮助下,王莹从婆家逃了出来,结束了童养媳的悲苦生活。她带着两位长辈给的一点银元,从芜湖坐船到汉口,好心的舅妈收留了王莹。

为了让王莹有一技之长,舅妈出钱送她赴长沙湘雅医院护士学校深造。

阿英(1900年2月6日—1977年6月17日)

1928年,学校请来北伐军的代表演讲,其中一位叫阿英(钱杏邨)的年轻军官,是王莹在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国文老师。

在阿英的引导下,王莹向革命靠拢,给地下党送文件,遭到军阀的通缉。

同年,王莹在组织的安排下,去上海浦东一所小学当老师,秘密从事地下工作。王莹冒着生命危险抄写、传递机密文件。

王莹长相漂亮,文艺才华出众,阿英、夏衍组织上海艺术剧社的演出活动时,邀请王莹过来演话剧。

王莹(1930年摄于上海)

1930年,王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剧社相当活跃。上世纪30年初,王莹主演了《炭坑夫》《放下你的鞭子》《夜光杯》等多部话剧。

1932年,王莹开始拍电影,主演了《女性的呐喊》《铁板红泪录》《同仇》等多部影片,成为上海滩红极一时的明星。

同年,上海《明星月报》推出“1932年明星之新星”榜时,王莹与赵丹、艾霞、顾兰君等同时上榜。

1935年,王莹主演的电影《自由神》公映后,引起巨大的反响,王莹被誉为“自由女神”。

王莹《自由神》剧照(1937年)

在《自由神》中,女演员蓝萍饰演配角,戏分不多,多次与王莹抢镜头。

影片公映时,蓝萍还要求公司在海报上打上自己的名字。其实她饰演的是一名女兵,镜头很少,公司不同意她的要求,蓝萍便将怒气发泄到王莹的身上。

1936年,夏衍创作的国防话剧《赛金花》选拔演员,著名男星赵丹与金山争演男一号“李鸿章”,蓝萍与王莹争演“赛金花”。

夏衍看好王莹,让蓝萍演B角,蓝萍不服气离开了剧组,后来去了延安。

最终话剧《赛金花》由金山、王莹饰演男女主角。

赛金花(1870年或1864年—1936年)

1936年11月19日,《赛金花》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演,一炮而红。此后《赛金花》连演20场,场场爆满,王莹和金山名震上海滩,《赛金花》也成为当时中国话剧的奇迹。

王莹虽然赢得了《赛金花》的女主角,但无形中得罪了蓝萍,这为她后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注脚……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王莹加入上海救亡演剧二队,赴15个省区从事抗日宣传活动。

王莹随剧团到台儿庄前线慰问演出时,认识了白崇禧的秘书谢和赓。

谢和赓1912年12月25日出生于广西桂林,是中国共产党16名卧底英雄之一。

1933年,谢和赓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卸任吉鸿昌将军的秘书后,在我党安排下打入国民党桂系白崇禧部,担任白崇禧的秘书。

谢和赓与白崇禧还有一层姻亲关系,白崇禧的妻子马佩璋的表妹杜璇,在白崇禧的撮合下嫁给了谢和赓。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与儿子白先勇

杜璇的父亲是广西的一名军阀,白崇禧为了控制对方,让谢和赓当了军阀的女婿。

谢和赓与杜璇的性格、志趣差异大,杜璇颐指气使,热衷于打麻将,不关心丈夫的生活。

谢和赓与杜璇结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谢镛。儿子不满1岁,谢和赓就与杜璇分居了,两人的婚姻名存实亡。

谢和赓对王莹一眼定情,随即展开追求。他清秀儒雅,才华横溢,对王莹也有吸引力,她与谢和赓相爱了。

谢和赓是我党绝密的地下党员,只接受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与李克农保持单线联系。他利用自己的身份,自由出没于宋子文、孔祥熙、陈诚、何应钦等大人物身边,源源不断将绝密情报传递给李克农。

王莹最开始不知道谢和赓的真实身份,直到有一次,她看到李克农与谢和赓亲切地握手,才明白了他的隐秘身份。

李克农(1899年9月15日—1962年2月9日)

王莹也是地下党员,替男友谢和赓保守机密。

谢和赓是国民党的军官,又结婚有孩子了,很多人不赞成王莹与他恋爱,要求她分手,这让王莹十分苦恼。

周恩来副主席对王莹说:你和谢和赓的婚事,是你们自己的事,你们有权选择自己心爱的人。这等于组织上批准了王莹与谢和赓恋爱。

王莹(摄于上世纪40年代)

谢和赓曾向组织提出与原配妻子离婚,与王莹结婚。组织上劝他慎重离婚,原因是他与白崇禧保持姻亲关系,更利于隐藏身份开展工作。

谢和赓从大局出发,没有与妻子办理离婚手续,与王莹保持恋爱关系。但王莹承受着外界的风言风语,很多人将她当作不道德的第三者,在背后非议、诟病她。王莹从不解释,默默忍受外界的指责。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李宗仁和白崇禧为了让桂系与美国搞好关系,派谢和赓去美国工作。

谢和赓向周恩来请示,周恩来赞成谢和赓与王莹一同出国,并交给他们一个秘密任务:让美国人了解中国共产党,做好统战工作。

1942年5月,王莹和谢和赓带着秘密任务来到了美国。为了隐藏身份,谢和赓在费城的哈佛福德学院深造,后又转到芝加哥的西北大学继续学习。

谢和赓利用各种机会宣传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及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必要性。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谢和赓担任美国《纽约新报》的代理总编辑。国民党发动内战后,谢和赓发文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团结、制造内战的阴谋,争取美国的华侨和美国人民支持中国的解放战争。

王莹到达美国后,先在耶鲁大学攻读文学专业,后去邓肯舞蹈学校深造。

王莹与安娜·埃莉诺·罗斯福(罗斯福的妻子)

在美国期间,王莹与诺贝尔奖得主赛珍珠、美国作家史沫特莱交往密切,她利用各种演出机会,宣传中国的抗战。

1943年,王莹在白宫用英语表演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和话剧《原配》,美国总统罗斯福坐着轮椅来看王莹的演出。

演出结束,王莹与罗斯福合影,王莹也成了我国第一位在白宫演出的中国演员。

王莹与谢和赓是恋人,但因为谢和赓没有离婚,她一直被人当作第三者。王莹与谢和赓只恋爱,但没有同居。

王莹(中)与国外进步人士合影

平时他们在美国朋友家里见面,吃过一顿饭后,就各自回自己的住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莹与谢和赓准备回国,美国移民局对他们进行迫害,要求他们加入美国国籍。王莹与谢和赓拒绝后,他们被逮捕入狱。

中国政府一直与美国政府进行交涉,美国政府提出以14名中国大陆来的留学生,交换同等数量的美国战俘,周恩来总理同意了。

1954年12月,王莹与谢和赓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而早在1950年,安徽芜湖法院判决谢和赓与结发妻子杜璇离婚了。同年,谢和赓接到了法院寄来的离婚判决书,他与王莹在美国登记结婚。

这时王莹与谢和赓恋爱13年了,两人才名正言顺地住到了一起。

王莹回国后被安排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编剧,谢和赓在《世界知识》杂志社担任高级编辑。

由于两人年龄偏大,加上在美国生活动荡,王莹与谢和赓没有生孩子。他们回国后,王莹已经41岁了,身体不好,不适合妊娠,她只得忍痛将妈妈梦埋在心底,这也成了她终生的遗憾。

回国后,王莹与丈夫住在香山脚下的一座小院里,她一心一意创作自传体长篇小说《两种美国人》。不久,夫妇俩收养了一个养女。

1957年,上级号召党员提意见,谢和赓性格直爽,建议将1925年就建造的中南海公园恢复,国务院可另建办公大楼。

就因为这个建议,谢和赓被打成右派,被下放到北大荒农村劳动。后来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谢和赓才回到北京。

1966年,王莹的《两种美国人》快要完稿时,特殊年代来临了。当年的蓝萍已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她对王莹与自己争演《赛金花》一直耿耿于怀。

(王莹)

以前她拿王莹没办法,现在她有机会整王莹了。1967年,王莹被打成美国特务,关进了秦城监狱。

王莹离家时,看了丈夫一眼,不敢说话,夫妻俩这一别竟是永诀。

不久,谢和赓也被关进了秦城监狱,王莹的编号是6742,谢和赓的编号是6741。夫妻俩的编号只相差1个数字,又在同一所监狱里,但他们不能见面,谁也不知对方的下落。

王莹在监狱里遭受非人的折磨,她被逼交代自己当美国特务的罪行。王莹去美国是开展革命工作,拒不认罪,于是经常遭受毒打。

(王莹)

1973年,王莹全身瘫痪了,瘫在监狱里,说话都有些困难。

1974年3月3日,王莹在监狱里被折磨致死,这时距她61岁生日还有5天。

1975年,谢和赓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出狱了,这时他才得知妻子王莹去世一年多了。谢和赓悲痛欲绝。

谢和赓恢复了名誉,进入外交部工作,直至离休。

王莹走后,谢和赓在北京生活。王莹当年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两种美国人》《宝姑》都没有出版,谢和赓帮助妻子整理,将这两部著作都推出来了。

(王莹)

那时谢和赓刚60出头,组织上想让他再成个家,征求他的意见。

谢和赓婉拒了,他对王莹的爱太深,心里无法再接受其他女人。

谢和赓的姐姐和亲友也希望他再成个家,以便晚年有人照顾,谢和赓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

王莹被迫害致死后,谢和赓单身了31年。在这漫长的31年里,谢和赓感觉妻子王莹从来没有远离过。

他在家里挂着王莹的照片,王莹主演的电影、话剧光碟,他经常播放。他还将王莹喜欢的书籍摆在醒目的位置。

谢和赓(左三)与亲友合影

1996年,王莹已经离世22年了,谢和赓去泰山旅游,特意请山上的工匠替他打了一枚戒指,并在戒指上刻了4个字“王莹宝贝”。谢和赓将这枚戒指天天戴在手上。

为了纪念妻子,谢和赓四处奔波,筹拍16集电视剧《王莹》。中央电视台非常重视,特意拨出120万元支持拍摄该剧。

同年,电视剧《王莹》在陕西宝鸡举行开机仪式,84岁高龄的谢和赓专程赶去参加。

晚年的谢和赓患有多种老年病,跟随姐姐一家在安徽马鞍山生活,由姐姐的后人照顾。

2005年11月1日,谢和赓在安徽马鞍山病逝,享年93岁。

单身31年的谢和赓去天堂里追随爱人王莹,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依然是一对风雨与共的恩爱夫妻。

场馆介绍
北京地质礼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三十号。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娱乐场所。1959年地矿部地质礼堂的前身为“李四光讲习堂”,当时礼堂占地2000平方米,后又扩建了两次,以满足...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四
13、22、38、42、47、101、102、103、105、109、409、603、60
地质礼堂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