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陈佩斯早就把内娱那点事,说透了!
更新时间:2025-07-29 17:06 浏览量:1
陈佩斯对舞台纯粹的热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内娱“虚假繁荣”的表皮。
他说“五十年后还记得我是后人的不幸”,这不是自谦,是对“艺术应不断向前”的坚守——真正的创作者,渴望被时代需要,却不贪恋“被记住”的虚名,因为他们明白,艺术的价值,该在当下点亮观众的笑容,而非在故纸堆里成为标本。
回看他对春晚“氛围窒息”的吐槽、对小品“全是托儿”的揭露,会发现他骂的不是舞台,是“敷衍观众”的懈怠。
那些年,他在春晚舞台上“吃面条”的无实物表演、“主角与配角”的荒诞解构,把“喜剧该真诚”的底线,牢牢钉进观众心里。
哪怕后来远离春晚,他在话剧里打磨《托儿》《戏台》,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守护“喜剧必须好笑、必须真实”的初心。
内娱需要这样的“刺头”。不是为了制造对立,而是用真话戳破“自我感动”的泡沫。
当越来越多创作者,像陈佩斯一样,把“让观众满意”当作唯一标准,把“对艺术负责”当作毕生功课,那些靠炒作、流量堆起来的“虚假繁荣”,才会真正被淘汰。
愿我们记住的,不只是陈佩斯的经典小品,更是他身上“宁要锋利的真实,不要圆滑的敷衍”的劲儿。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