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介中精品册页小品三十三帧,墨韵天成,画境空灵!
更新时间:2025-07-09 18:50 浏览量:1
观岳介中先生写意册页三十三帧,虽尺幅千里,然乾坤尽纳,气韵流转,宛若展开太古卷轴,墨香间见天地生机。其画承古法而开新境,融哲思于毫端,非独绘形,更传其神,诚当代写意画之妙品也。
先生运笔,深得书法三昧。落笔如屈铁盘金,劲健处若古松虬枝,盘桓夭矫;飘逸处似游龙戏凤,婉转自如。
观其勾勒枝干,逆锋涩进,顿挫间筋骨毕现,犹见篆籀遗意;皴擦花叶,则顺锋疾行,提按转折如飞瀑流泉,尽显灵动之姿。其线条非独为状物,更含筋骨血肉,一笔既出,物象之质、画家之情皆凝于斯。
墨法一道,先生尤擅造化之妙。深谙“墨分五色”之旨,以水调墨,浓淡枯润,变化万千。
浓墨如点漆,凝重沉郁,立画面之骨;淡墨似轻烟,缥缈空灵,生氤氲之气。观其泼墨处,汪洋恣肆,如风起云涌;积墨处,层次井然,若层峦叠嶂。有时以枯笔擦出老干沧桑,飞白处隐现岁月痕迹;有时以湿笔晕染花瓣,墨色交融处尽显柔润之态。笔与墨会,情与景通,纸上花鸟若得造化呼吸,跃然欲出。
先生构图,不囿于古法对称之规,常以险破平,以奇制胜。画面物象或斜欹而出,或聚散成势,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暗合阴阳开合之理。有以一枝红梅斜贯画面,取势若惊鸿掠水;有以群雀聚于竹梢,布局如众星拱月。疏密、轻重、聚散之间,皆藏匠心,于不平衡中求平衡,于不稳定中见稳定,使画面生机勃发,妙趣横生。
尤善留白之术,深谙“计白当黑”之道。大片素绢,不着一墨,却成妙境。留白处或为浩渺长空,或为澄澈秋水,或为皑皑积雪,虽无形而胜有形。
实处之花鸟与虚处之空白,相互生发,相得益彰。空白非空,乃灵气往来之所;墨象非实,乃神韵凝聚之处。虚实相生间,画境豁然开朗,观者神游八极,思接千载。
先生取材,不拘一格。梅兰竹菊,承文人之雅趣;市井禽虫,撷生活之妙谛。笔下之梅,铁骨铮铮,傲雪凌霜,寄寓君子风骨;所绘之兰,清雅脱俗,幽香暗传,象征高洁品格。
至于寻常草木,石下雀鸟,亦能慧眼独具,捕捉刹那生机。或见草间鸣虫,跃动之态栩栩如生;或观枝头双雀,亲昵之姿惹人怜爱。
先生作画,非为描摹物象,实乃借物抒情。一花一鸟,皆含性灵;一草一木,俱见襟怀。其于细微处见真意,于平凡中寓深情,将对天地万物之爱,对生命之悟,皆倾注于笔端。
观者展卷,如临其境,既能领略自然之美,亦能感悟人生之道。
先生之画,根于传统而不拘泥,融古汇今,自成一家。笔法取法宋元,墨韵追慕明清,复参以现代审美之趣,故其画既有古法之醇厚,又具今时之清新。构图上,吸纳西画构成之理,强化视觉张力;立意处,秉持东方哲学之思,深含文化底蕴。
其作品非独为技艺之展示,更为精神之寄托。于笔墨间见天地,于物象中悟大道,传承千年文脉,又开时代新风。此等境界,非深谙传统文化精髓,且具创新精神者不能至也。
综观岳介中先生写意册页,笔精墨妙,构图新奇,寄意深远,熔铸古今。虽为小品,然气象万千;虽属写意,然形神兼备。
先生以丹青为舟,渡观者入艺术之境;以笔墨为媒,传东方美学之神。
画家|画家岳介中 (岳介忠),字嵩山,号老楸,宋代忠良岳飞第三十一世孙,山东潍坊人。从师于著名画家孙其峰、刘国卿、刘怀勇 等诸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齐鲁中国画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潍坊书画家联谊会副主席兼花鸟画艺委会主任,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刘怀勇导师工作室助理导师。